三黄三仙汤组成:生黄芪15~30g,仙鹤草15~30g,丹参 15~30g,益母草15~30g,黄精12~15g,淫羊藿12~15g,黄芩 9~12g,仙茅15~20g,补骨脂12g,赤芍12g,白芍12g,鸡血藤 15g,当归10~15g,川芎10~12g。每日1剂水煎服。
功效:健脾补肾,益气生血,兼以活血化瘀、清热解毒,刺激骨 髓造血之功能。
方解:方中黄芪补气益脾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;淫羊藿、仙茅、补骨脂温肾壮阳;黄精益气养阴,滋补脾肾,使阴平阳秘;丹参、当归、川芎、赤芍、白芍、鸡血藤、益母草养血活血,祛瘀生新;仙鹤草凉血止血;黄芩清热解毒。
近年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、补骨 脂、仙茅、淫羊藿、丹参、鸡血藤、当归、白芍等具刺激骨髓造血及提 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临证加减:
1.如有肌衄、鼻衄、齿衄等出血倾向者,减丹参、当归、川芎的剂量,加墨旱莲、藕节、茜草、白及等。
2.如脾肾阳虚明显者,加菟丝子、肉苁蓉、骨碎补等。
3.如肝肾阴虚明显者,加生地黄、熟地 黄、怀山药、川石斛、玄参、麦冬等,小儿再加桑椹子等,老年人再加枸杞子等。
4.如伴感染者,加鱼腥草、野菊花、银花、蒲公英等。
5.如病程久、病情顽固者,加炙鳖甲、龟板胶等。
诚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云:“形不足者温之以气,精不足者补之以味。”《张氏医通》云:“人之虚非气即血,五脏六腑莫能外焉。而血之源在乎肾,气之 源头在乎脾。”《医宗金鉴·杂病八法要诀》:“后天之治本气血,先天之治法阴阳。”
古籍中都讲明,在中医看来,治疗“血虚症”即所谓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,主要还是要从肾、脾下手,治疗其根本,三黄三仙汤就可以达到这种要求,且大量动物实验、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,三黄三仙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较好的疗效,可以进行尝试性辅助性治疗。